
臨縣紅棗非常馳名,品種有:木棗、大姆棗、園林棗、大密棗(個大、色好、肉厚)、駿棗、晉棗、梨棗(鮮食)。其中以本地木棗為主。
其特點是:個大、核小、皮薄、肉厚,質細味甘,富含蛋白質、有機酸。經中國科學院生化物理研究所鑒定,臨縣紅棗含有18種氨基酸、10種維生素和14種微量元素。特別是富含抗*保健作用的環磷腺苷和硒元素,被譽為果中之王,滋補佳品。臨縣木棗被山西省林產品展銷會上評為全省十大名棗之一。為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需要,我縣又從省內引進大量的優良品種,豐富了臨縣的紅棗資源。
臨縣黃河灘棗味道酸甜為上乘佳品,呈圓柱形,色略有泛黑,有健脾開胃、降火滋陰、保健益壽的功效。其中有的棗子較為發黑,一般如沒有霉變現象,那么發黑屬于正?,F象,因為糖分集聚在一起或是烘干煮熟都會使棗子發黑。
臨縣紅棗核小肉厚,富含維生素C,被譽為“維生素C之王”。這里棗樹種植源遠流長,據縣志記載,早在西周時期,臨縣黃河沿岸就有大片棗園。唐宋后,因為棗樹耐旱,被譽為“鐵桿莊稼”,被人們移植到湫水河東岸而使全縣大部分地方都有了成片的棗林。紅棗產業已成為臨縣的支柱產業,特別是沿黃河的紅棗林面積不斷增加,紅棗產量大幅增長... [
詳細介紹]